2021年房產大宗交易額將反彈式增長
2021-01-15 發布
2020年受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全國主要城市大宗交易出現斷崖式下跌。1月13日,高力國際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宗交易市場年度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及西安這6個大宗交易的主要城市,共錄得約1369億元交易額,同比減少44%。
2020年,相比外資謹慎出手,內資買家占據主導地位,貢獻了約80%的交易額。與此同時,自用買家開始入場,交易額占到4成。對于2021年,高力國際預計,大宗交易額有望實現反彈式增長,尤其是核心區具備穩定現金流的辦公物業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國內的大宗交易一般集中在四個一線城市,北京錄得396億元,同比減少30%;上海錄得633億元,同比減少45%;廣州及深圳共錄得233億元,同比減少65%;成都及西安共錄得107億元,同比增加65%。
以北京、上海為例,2019年和2018年兩地外資占比都在三分之一以上,而2020年,上海的內資買家達到8成以上,北京的內資買家占比相對較少,為63%。從交易上看,雖然上海及北京外資收購項目成交時間略有延長,但均能在年內順利交割。
上海自用型買家最多,占比接近5成。此外,金融機構成為上海年內最大的買家,他們在核心商圈積極配置優質自用辦公資產,同時也熱衷投資于核心區帶現金流的優質物業,但是目前符合這樣投資標準的物業相對偏少。
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在2020年成交金額前十位的大宗交易中,就有多個金融機構在上海出手投資。其中,上海銀行49億元買下上海綠地外灘中心T2棟辦公物業、海通證券以61億元購得上海綠地外灘中心B1/B2/B3棟辦公物業、平安信托則以43億元的代價獲得上海歌斐中心、信達資產管理36億元拿下上海海航大廈辦公物業。
2020年,在一些房地產大宗交易成交的同時,還有不少投資改造的項目,沖破疫情阻力“改容換面”。
去年12月7日,戴德梁行資本市場官微透露,其助力中融長河資本,歷時一年多,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完成位于上海陸家嘴核心地段的住宅項目“明城花苑”的收購。收購前,該項目作為公寓及酒店運營數年,收購后進行改造升級,正式命名為“長河國際公寓”,并于去年底亮相。
據悉,中融長河資本是中融國際信托旗下的專業地產基金。長河國際公寓是中融長河資本在完成了北京太陽宮德國大眾集團總部項目、北京金融街信托大廈項目后的又一城市更新項目。
對長河國際公寓,中融長河資本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王宇濤表示,此次通過對樓宇重新進行業態定位、設計改造及更新管理,實現資產的再利用和升值,未來中融長河資本仍繼續關注國內外一線核心區域的優質資源項目。
2020年,相比外資謹慎出手,內資買家占據主導地位,貢獻了約80%的交易額。與此同時,自用買家開始入場,交易額占到4成。對于2021年,高力國際預計,大宗交易額有望實現反彈式增長,尤其是核心區具備穩定現金流的辦公物業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國內的大宗交易一般集中在四個一線城市,北京錄得396億元,同比減少30%;上海錄得633億元,同比減少45%;廣州及深圳共錄得233億元,同比減少65%;成都及西安共錄得107億元,同比增加65%。
以北京、上海為例,2019年和2018年兩地外資占比都在三分之一以上,而2020年,上海的內資買家達到8成以上,北京的內資買家占比相對較少,為63%。從交易上看,雖然上海及北京外資收購項目成交時間略有延長,但均能在年內順利交割。
上海自用型買家最多,占比接近5成。此外,金融機構成為上海年內最大的買家,他們在核心商圈積極配置優質自用辦公資產,同時也熱衷投資于核心區帶現金流的優質物業,但是目前符合這樣投資標準的物業相對偏少。
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在2020年成交金額前十位的大宗交易中,就有多個金融機構在上海出手投資。其中,上海銀行49億元買下上海綠地外灘中心T2棟辦公物業、海通證券以61億元購得上海綠地外灘中心B1/B2/B3棟辦公物業、平安信托則以43億元的代價獲得上海歌斐中心、信達資產管理36億元拿下上海海航大廈辦公物業。
2020年,在一些房地產大宗交易成交的同時,還有不少投資改造的項目,沖破疫情阻力“改容換面”。
去年12月7日,戴德梁行資本市場官微透露,其助力中融長河資本,歷時一年多,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完成位于上海陸家嘴核心地段的住宅項目“明城花苑”的收購。收購前,該項目作為公寓及酒店運營數年,收購后進行改造升級,正式命名為“長河國際公寓”,并于去年底亮相。
據悉,中融長河資本是中融國際信托旗下的專業地產基金。長河國際公寓是中融長河資本在完成了北京太陽宮德國大眾集團總部項目、北京金融街信托大廈項目后的又一城市更新項目。
對長河國際公寓,中融長河資本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王宇濤表示,此次通過對樓宇重新進行業態定位、設計改造及更新管理,實現資產的再利用和升值,未來中融長河資本仍繼續關注國內外一線核心區域的優質資源項目。